欢迎进入PDSIPE【官网】网站 !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联系我们

隶属机构:小芝麻书院
业务电话:18611451028
电子邮箱:microcollege@126.com
Q        Q:2487016794
官网网站:www.pdsipe.comwww.pdsipe-college.com
地      址:北京朝阳区CBD商务中心光华大厦


【讲话】变革教学理念,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发布日期:2014.01.18 访问次数:52 来源:未知 作者:网站管理员

按:这是2014年1月17日教务处长多俊岗教授在燕京理工学院第三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老师们:
      现在我代表教务处向大会做关于《变革教学理念,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的发言。请审议!
      一、历史的回顾
      教务处作为学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部门,承担着教学日常规范管理、教学指导、教学质量监控三大职能为一体的职能单位,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负有重要的功能。
几年来,教务处恪尽职守,忠实地履行本部门所应该具有的工作职责,对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教学管理方面
      建立起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监控机制;组织实施了教学场所的分层自主管理机制;组织制定与严格执行教学事故规范条例,最大限度预防与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与蔓延;加强考场的监控力度,规范考试多个环节的制度约束;与人事处、保卫处、后勤处、资产管理处、图书馆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与学生处建立教学管理,特别是考试违纪的快速处理联动工作机制;组织第二专业的报名与教学,与学院配合扩大专业数目,探索课堂新的教学模式变革;保障各年级教材的定制与发放;每年及时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组织制定并编制2013级应用型教学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组织编制“杰出应用人才计划”培养方案;组织校精品课程工程的建设;协助二级学院组织各类学科竞赛;组织日常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全校范围的排课、调停课工作;进行新教师的教案检查与评比;配合二级学院、人事处等部门的教师选聘;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实验室论证、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组织毕业论文、社会调研等环节的模板修订;安排与协助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各项教学活动工作等。
     (二)教务管理方面
      组织校内的各类考试管理工作,加大校内考试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强化考试纪律与加强对考试违纪与作弊行为的处分力度;组织与管理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组织学生的学籍管理与毕业生的各类信息统计与审核工作;组织学生的专业申请、转移工作;组织与管理学生各类的学籍异动工作;与校内其他部门配合组织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工作;组织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小企业经理人等社会考试工作等。
      自建校以来,教务处充分发挥教务处的管理职能,工作人员以学校大局为重,坚守职责,忠于职守。在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下,保障了学校基本的教学秩序与良好的校风延续。
      二、未来的任务
      教务处处于学校的核心工作岗位,关乎着学校的教学水准的管理,全体工作人员心中坚信“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学校声誉重于一切,规范是教学运行的保障,应用性是教学变革的方向”的原则,立足于我校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未来工作的主题任务:
      1、完善与规范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
      2、着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变革;
      3、建立应用型教学的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
      4、建立与深化优质教学质量的激励制度。
      三、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全面落实第三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学校总体教学任务与目标
      学校总体的教学任务与目标系统而庞大,需要我们以实际而具体的活动来实施,工作量会很大,所需时间也会很长。任务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二)推动教学理念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思想基础
      为了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落到实处,教务处首要的工作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扭转人们头脑中的固有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左的观念。要把长期根深蒂固的“学术型”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化为“应用型”教育教学观念;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本”观念转变,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为本”的观念上来。这一观念的转变是学校教学定位的关键所在,也是下一步改革的前提。
      1.采用“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与方式推进教学改革
依据我们长期的工作经验,教学改革的成效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局部的自我变革 。“自下而上”的推进改革的方式,只能表明教师与主管组织单位之间的整体工作的定位倒置,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局面。教师单独的教学改革活动只能是“独木难成林”,甚至会受到周边人的抵制与学生的不理解,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教学的预期效果。为此,我们将采用“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与方式推进教学改革。
      2. 引领教师建立以学为本的实践观念,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
      为了解决课堂教学脱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遍性,教务处要通过培养方案的编制原则、教学大纲修订的编制原则、教学专题会议等形式,在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在学校的层面采用有组织地、有计划、有系统地稳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宣传,解决好观念转变与落实问题。要进一步利用多方位、多次数、多层面的灌输方式,落实“课堂教学看应用,课程设置看需求,培养方案看理念”的观念转变,使之能深入人心,为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变革提供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给我们的是颠覆性观念的重新构建,特别是“应用型、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观念转变是对我们自己的一次“心理革命”,也是决定我们教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全面体现和落实学校办学的应用型定位的关键。但就目前看,课堂教学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存在着只关心课程内容的学术逻辑构成,未把课程放在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这一宏观高度与教学大纲的内容选择中观的方面进行考虑,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忽略所设课程在整体培养方案中应该具有的功能与价值,背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脱离社会需求与产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虽初步具备应用型倾向,但仍然具备明显的学科逻辑烙印,向应用型培养的课程方案转化,还有很大的距离,仍然在学术性与职场实用性之间徘徊,还远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选择沿用传统的“学科”思维逻辑痕迹明显,没有从应用型的角度审视课程及其课程的内容与结构;特别是公共性的传统学科类课程的改变迟缓,试图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局部性教学内容变革的思维还存在。只教知识,忽略技能训练,特别是能力培养因学生缺乏相应的系列活动的参与和训练而成为空谈;课程中的技术因素没有被挖掘出来,本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却被讲成了理论课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道而驰”,“纸上谈兵”、“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成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大特色。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考定成绩的现象突出,考察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存在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现象。学术型教学痕迹突出,课堂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学生的自我活动性没有被激发,“做中学”还没有落实,“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格局没有得到改变。
      为此,教务处将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要实现教学主体从“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的转变。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注重“教”向注重教的“学习效果”的转变;课堂角色由“教师与学生”向职场的“领导与职员”的转变;从“单一讲授”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讲、练结合”和“实践操作”模式转变;从单纯注重“模式与形式”到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的有效性”转变;从注重教师“教了什么”向学生“学会了什么”、“会做什么”转变;从单纯重视知识传授的“知识本位”向重视综合性(知识、能力、技能、伦理、心理)发展的“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变;从注重“一般性、课程性能力”向“职业场职业能力”的转变;从注重“学”向注重“习”的转变;从情景的“问题教学模拟或仿真解决”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从注重“知识理论”传授向“寓理论于实际应用之中”转变;从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先理论,后实践” 逻辑线索向“职场实践”逻辑线索的转变;从重视学习方式的“接受结论结果”向“过程与自主学习”的转变;从关注“课程自身内部内容”向关注“课程整体设计”理念转变;从注重课程构建的“学术的学科理念”向“实践的技术学科理念”的转变;从注重按“学科知识分类”设置课程转变为按“行业需求和职业分类”设置课程;从重视继承“传统”向重视“创新”转变;从重视“学术型教师”向重视“双师型”或“多师型”教师转变;从注重课堂的“表面的局部少数人的互动”向“真正的全体学生的活动实践互动研讨”转变。从注重“个人学习”向“团队学习、合作学习”转变。
      我们能否实现上述这些观念的转变,既是心理上的自我否定,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要逾越的心理防线,更是教育教学行动的先声。“应用型、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观念就是要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以培养职业能力与素养为中心。能否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要看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调动;二是教师能否全面贯彻培养方案与遵循课程的教学大纲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及采用适合应用型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这里我们就需要找出一个能否实现师生都能在行动上共同体现的路径。
     (三)系统、有计划地稳步推进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面对2013年学校转制后所面对的外部教育形势,我们清醒地梳理我们自身的现有教育资源与条件,对照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采用“查结果,看思路、评路径、找根源”的工作思路,寻找出教学存在的现实管理与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源所在,梳理教学整改的方法与步骤。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系统化与整体化为原则,开展“六大应用型项目教学改革”,即“编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制定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编制应用型人才教学大纲计划、实施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计划、建立应用型人才考评机制计划、编写应用型人才教材计划”。
      2013年是我校教学有计划地、系统性的推进整体性教学的一年,也是为彻底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积淀基础与前提准备的一年。核心工作主要是完成了三大项艰巨任务。一是上半年历时一个学期对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二是本学期的 2013级教学大纲的编制,涉及绝大部分教师的参与,使应用型教学的理念更加广泛;三是制定杰出人才计划。这三大举措提供了2014年教学的先决条件与基础。
      教学的改革忌讳的是孤立与非系统性的观念与做法。要坚持顶层性的系统设计与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进行实施。在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和2013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2014年将全面提升“杰出应用人才培养计划”,扩大专业的范围;把课程精品课程工作建设推向深入;把应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作为切入点,确定一批教师与课程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课堂,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改革中来。我们将通过扎实的工作,稳步推进,使这次教学改革成果能惠顾到所有老师自身的业务提升上,惠顾到全体学生身上。
      同时,要全面落实第三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与要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面转型进行教学管理、组织、协调等工作。
     (四)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发展是要依据变化了的教育外部条件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是我们的别无其他选择的必然之举。国内其他高校的应用型步伐已经起步。下个学期我们将全面梳理与出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符合的规章制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重点要解决应用型课堂的规范、模式、评价与监管;优质教学的评定;教改课程的说课与评比;优秀教师的授课免检;以及教师授课的其他制度建设。
     (五)建立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制度
      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同现在的传统标准截然不同。建立起维系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制度至关重要。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但又是必须建立的标准。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2014年后的几年,将是我们的开始变革时期。既要认识到现在我们的教学行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脱节,认识到教学对象学生的复杂性;也要看到变革的必然性与别无选择性。既要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要解决好我们自身对变革的个人认识问题、心理转变问题、新的教学技法与技能问题;也要看到未来的变革带给我们每个人的自身业务提升、专业发展、个人的事业成就的有利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共同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与成就,预祝大家成功!


9:00~21:00
18611451028
欢迎访问PDSIPE载体教育官网